出版人才培养:供需矛盾何解

2021.03.09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网

 

优秀人才对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更加凸显。那么,优秀出版人才培养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人才供需双方如何达成共识解决矛盾?《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由此采访多位代表委员。 

现状:行业需求量大 人才队伍短缺


“近年来,出版业人才队伍短缺成为人们普遍担忧的重要问题之一,加强出版队伍建设已经刻不容缓。”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于殿利说。

其一,很多一流大学应届毕业生,已经不把出版作为工作首选;其二,编辑的职业自豪感和社会影响力下降,难以吸引一流人才;其三,面对媒体融合的新形势,兼具内容和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凤毛麟角;其四,新媒体的经营管理人才少之又少。

“出版业门槛低了!”全国人大代表、读者出版集团副总经理富康年的感慨,道出了不少从业者的心声,“所谓降低,是指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降低,包括目前的薪酬待遇等,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出版业吸纳优秀人才。”

富康年坦言,随着出版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当下的编辑很难像过去一样,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一个长期选题的追踪和跟进中,“让编辑以‘出好书’作为安身立命之根本,需要从国家政策、出版单位自身体制机制等多方面予以保障,是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系统性工程。”

“出版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道出又一矛盾所在:出版单位对具有新媒体复合型技能人才的需求增加,高校若不能及时调整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人才难以适应新变化,就会导致出版单位需要的招不来,招来的用不上。 

供应方:提升学科地位 加强学科建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出版单位招人难,编辑出版专业招生也不容易。

“编辑出版专业招生难与产业本身有关,也与出版学科在学校的定位有关。”魏玉山提出,“目前,出版学并不是一级学科,学校投入力度不够,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这需要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提升学科地位,吸引更多优秀教师投身其中。”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印刷博物馆馆长孙宝林认为,应完善出版高等教育学士、硕士、博士的培养体系,并加强出版学一级学科建设,为出版理论研究和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健全、系统而强有力的人才培养支撑。数字化时代,出版业更要依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高质量人才队伍。他同时呼吁加强出版史、印刷史、出版文化等方面的学理性研究,延续文化根脉,厚植文化自信。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郭媛媛表示,培养新媒体背景下复合型新闻出版人才,对相关专业院校提出了“新”“跨”“融”的要求。“新”,要有全新的培养专门人才的理念和模式;“跨”,要有跨学科的全媒体人才培养基础和环境;“融”,要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交互、融合体系,赋予培养单位在人才培养方案和方法上的更多自主权。

需求方:重视培训传统 完善制度保障

“要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集团原副总裁潘凯雄表示,出版业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的培养,除去政治立场的正确与坚定外,出版单位对人才在专业性诉求上应当格外讲究。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出版集团副总编辑别必亮从4个方面对出版单位提出具体建议:一是强化职业认同,树立职业信念。通过各种方式的培训,让新入职的编辑理解编辑工作的含义和价值。二是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以制度保障人才成长。通过编辑出版从业人员选拔机制把好进人关;通过新入职编辑的多岗位见习及以老带新制度,帮助新编辑掌握编辑、发行、印制、宣传、营销等知识与技巧;通过后备干部选用及各种奖励制度,为编辑人才搭建发展平台。三是营造和谐氛围,增强人才归属感。从部门文化建设、个性化关怀、多样化活动等方面营造积极、互谅、友好的氛围,提升归属感。四是创造学习机会,促进专业发展。建立常态化、分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培养忠职敬业“一专多能”的人才。

强化培训也是全国政协委员、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格外看重的。“原来出版业都有很好的培训传统,如请老编辑授课,讲社史、讲传统,到卖场实习、到校对科训练等,有的出版社还有导师制,一对一以老带新。无论工作节奏多么快,人手多么紧张,都不应该省略这些环节。”韩敬群表示,出版业还是要提高门槛,创造条件让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这个行业。

新闻详情

出版人才培养:供需矛盾何解

2021.03.09

 

优秀人才对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更加凸显。那么,优秀出版人才培养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人才供需双方如何达成共识解决矛盾?《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由此采访多位代表委员。 

现状:行业需求量大 人才队伍短缺


“近年来,出版业人才队伍短缺成为人们普遍担忧的重要问题之一,加强出版队伍建设已经刻不容缓。”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于殿利说。

其一,很多一流大学应届毕业生,已经不把出版作为工作首选;其二,编辑的职业自豪感和社会影响力下降,难以吸引一流人才;其三,面对媒体融合的新形势,兼具内容和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凤毛麟角;其四,新媒体的经营管理人才少之又少。

“出版业门槛低了!”全国人大代表、读者出版集团副总经理富康年的感慨,道出了不少从业者的心声,“所谓降低,是指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降低,包括目前的薪酬待遇等,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出版业吸纳优秀人才。”

富康年坦言,随着出版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当下的编辑很难像过去一样,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一个长期选题的追踪和跟进中,“让编辑以‘出好书’作为安身立命之根本,需要从国家政策、出版单位自身体制机制等多方面予以保障,是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系统性工程。”

“出版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道出又一矛盾所在:出版单位对具有新媒体复合型技能人才的需求增加,高校若不能及时调整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人才难以适应新变化,就会导致出版单位需要的招不来,招来的用不上。 

供应方:提升学科地位 加强学科建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出版单位招人难,编辑出版专业招生也不容易。

“编辑出版专业招生难与产业本身有关,也与出版学科在学校的定位有关。”魏玉山提出,“目前,出版学并不是一级学科,学校投入力度不够,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这需要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提升学科地位,吸引更多优秀教师投身其中。”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印刷博物馆馆长孙宝林认为,应完善出版高等教育学士、硕士、博士的培养体系,并加强出版学一级学科建设,为出版理论研究和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健全、系统而强有力的人才培养支撑。数字化时代,出版业更要依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高质量人才队伍。他同时呼吁加强出版史、印刷史、出版文化等方面的学理性研究,延续文化根脉,厚植文化自信。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郭媛媛表示,培养新媒体背景下复合型新闻出版人才,对相关专业院校提出了“新”“跨”“融”的要求。“新”,要有全新的培养专门人才的理念和模式;“跨”,要有跨学科的全媒体人才培养基础和环境;“融”,要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交互、融合体系,赋予培养单位在人才培养方案和方法上的更多自主权。

需求方:重视培训传统 完善制度保障

“要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集团原副总裁潘凯雄表示,出版业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的培养,除去政治立场的正确与坚定外,出版单位对人才在专业性诉求上应当格外讲究。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出版集团副总编辑别必亮从4个方面对出版单位提出具体建议:一是强化职业认同,树立职业信念。通过各种方式的培训,让新入职的编辑理解编辑工作的含义和价值。二是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以制度保障人才成长。通过编辑出版从业人员选拔机制把好进人关;通过新入职编辑的多岗位见习及以老带新制度,帮助新编辑掌握编辑、发行、印制、宣传、营销等知识与技巧;通过后备干部选用及各种奖励制度,为编辑人才搭建发展平台。三是营造和谐氛围,增强人才归属感。从部门文化建设、个性化关怀、多样化活动等方面营造积极、互谅、友好的氛围,提升归属感。四是创造学习机会,促进专业发展。建立常态化、分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培养忠职敬业“一专多能”的人才。

强化培训也是全国政协委员、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格外看重的。“原来出版业都有很好的培训传统,如请老编辑授课,讲社史、讲传统,到卖场实习、到校对科训练等,有的出版社还有导师制,一对一以老带新。无论工作节奏多么快,人手多么紧张,都不应该省略这些环节。”韩敬群表示,出版业还是要提高门槛,创造条件让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这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