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宣部传媒监管局局长李军在刊务创新能力建设培训班上的讲话

2019.03.22   

 

2019-03-22 媒体关注

 

2018年9月11日,由中国期刊协会医药卫生期刊分会主办,中文集团承办的2018年报刊业务管理人员创新能力建设培训班暨期刊数字化与融合出版发展研讨会在武汉召开,中宣部传媒监管局李军局长在研讨会上演讲,分享观点,与业界同仁进行交流,共同进步。

 

数字化是历史的必然

很高兴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报刊的数字化与融合出版的建设问题。我觉得在刊博会前期呀,我们举办这个班来共同研讨我们当前期刊出版及图书需要思考的一些问题很有意义。刚才在台下和林琳同志聊天的时候了解到还有一个重要的议程是要颁奖——咱们医药卫生系统的最美期刊。我们知道期刊协会有一个中国最美期刊奖将在后天下午颁发,后来我了解到咱们医药卫生领域也有一个最美期刊奖,这是我没想到的,我觉得非常有意义,我把它形象地称为那是大摆花,这是小摆花,所以我很荣幸能参加这次颁奖的活动。

 

期刊数字化的问题的确是当前期刊发展,特别是科技期刊发展的重要问题。我先说说数字化问题,我们都知道党的十九大提出高质量发展,对于期刊而言,特别是对于科技期刊而言,我认为没有数字化就没有高质量。现在中国的网民8亿,其中手机网民是7.88亿,就接近8个亿了。我们都想一下这8个亿是什么概念,极度贫穷人口除外,失去行为能力的人口除外,儿童除外,文盲除外,基本上会识字的人,人手一部手机,96%的人是要在手机上获取信息的,所以数字化是历史的必然,历史的潮流滚滚向前。

 

对爱思唯尔理念的思考

那么在历史的浪潮下,开放获取、OA出版,在这个新的情境下将来中国的期刊是什么模样,谁都不敢讲。我们都知道报纸报纸,有报就有纸,未来不见得,有朝一日可能纸就没有了,或者纸变成介质之一,但报纸不应该这样。因为人类获取信息,特别是获取真实信息的这种本能在里面。

 

那么期刊呢?可能有朝一日期刊就没了,真的,将来的未来,在数字化的浪潮下,开放获取、OA出版,以后的期刊真的是按期按卷出版吗?很难讲,所以有可能这个期刊的期就没有了,但刊会存在,因为人类的知识要承载、要传播。但是问题是刊在什么地方,刊在纸上还是刊在网上,还是刊在手机上?因此,我们整个业态都面临调整,所以我讲没有数字化就没有高质量。

 

前天下午我参加了香山论坛,是由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协等几个单位联合发起的香山论坛,是小范围的闭门会。爱思唯尔的同事给我们介绍爱思唯尔的理念,爱思唯尔的代表参加香山论坛22届,他跟我讲22届之前讨论的问题是中国期刊怎么样创办一流期刊,怎么样创办精品期刊,22年之后仍然还是讨论我们中国精品不够,一流不够。

 

但是爱思唯尔、斯普林格已经不再讨论我们创办什么一流期刊、精品期刊这个问题了,而是我怎么样创新服务,期刊怎样做为一个知识型平台创新服务。爱思唯尔同志跟我们讲,在兰州的期刊科技论坛上,爱思唯尔的大中华区总裁讲了爱思唯尔目前的思考,他们把全世界科学家的活跃创新做了一个分析,把他们的知识流动做了个知识流,那么在整个知识流每一个节点上,爱思唯尔怎么提供服务,怎么提供优质的服务、便捷的服务,一对一的个性化的服务,这是爱思唯尔讨论的问题。因为他们知道只有把这个服务做好,科学家才有可能买他们的数据,买他们的产品,买他们的服务,这样刊的发展就退而求其次,是这样一个理念。所以我觉得数字化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

 

期刊集约化发展道路的三种形式

如果说数字化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那么没有数字化就没有集约化。集约化发展呢,我们大概捋了捋,当前我们科技期刊在探索集约化发展的道路上主要有这几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以规模化的出版企业为载体,推动集约化发展。我们都知道,中国科技出版传媒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出版社的,他们通过集团化配置的资源,企业化运作的方式,来整合期刊出版资源。从目前主办科技期刊来说他是最多的,298家左右。298家当中有45种被SCI收录,其中有51种被EI收录。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字头的138种,也是通过办刊、管理、模式、编排、经营、统一,打造了中华品牌;另外还有高等教育出版社,是42种,既有英文刊,又有中文刊,既有科技刊,又有社会刊,也是成为我们国家目前学科覆盖比较广泛的中英文的刊群之一。另外有清华大学出版社、卓众出版集团公司等,这是第一种模式,以规模化的出版企业为载体。

 

第二种模式呢,是以相近相同的学科为纽带,推动集约化发展。比如中国极光,他作为牵头单位,组建中国光学期刊联盟,加盟的期刊大概五十多种,并建立在线评选平台——中国光学期刊网,成为中国国内专业期刊集群的领跑者。上海大学期刊社,是以百强期刊《社会》这个杂志为核心,在全国的社会学期刊中建设了中国社会学专业期刊联盟,向期刊专业化、出版数字化、经营集约化、评价标准化、传播国际化,互动社区化的方向来努力。另外还有中国航天类的期刊,打造中国航天类的平台。这是第二种模式,就是以专业分工为纽带。

 

那么,第三种模式是隶属关系,以主管单位或以地域管理部门为依托,那么进行集约化建设。比如中科院,中科院的多模式集中办刊,整合他院所的期刊。那么另外还有我们都知道的浙江大学期刊群、重庆大学学术期刊群等,那么这些都是以相同相近的主管单位或者地域管理部门为依托,推动集约化建设。

 

三种模式,一种是以规模化的出版企业为载体,一种是以相近相同的学科、专业分工为纽带,第三种就是以相同相近的主管单位或以地域管理部门为依托。那么大家一定要想我们这一次集约化和上世纪90年代推动的报刊集团有什么不同?

 

我认为有两点不同,上世纪90年代为了做大做强中国报刊业,大力推动集团建设,产生了一批大的报团和刊团,但报业集团化和刊业集团化主要以资本为纽带,甚至有一部分它并不是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模式,而是行政捆绑的模式,而我们现在的刊群建设主要是以专业分工为纽带,相同或相近的期刊为纽带。

 

那么第二点不同就是上世纪90年代报刊集团的建设主要是做大做强报刊业产业,提高产业的集中度,而我们这次刊群主要是提高影响力,奔着这样一个目的。另外一个思考,我们此次推动刊群建设的一个很重要的动力基础,就是以自愿为前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整个中国的体系建设、集约化建设,并不是总局推动的,并不是政府推动的,而是我们行业自发组建起来的,因为它有非常直接的动力基础。这三种形式造成这样一种现象,我们行业把它称之为刊群现象。

 

推动刊群建设的原因研究

我们都知道上世纪九十年代,20年前,由当时新闻出版署推动了都市报现象。我们现在回想起来,中国的都市报发展在上世纪90年代,整体拉伸了中国报业的发展。

 

1996年,我那时还当处长,我和昨天讲课的董毅敏我们在一个处。当时96年报纸业的平均利润率在有色金属之下,在烟草业之上,那么谁拉动的呢?都市报拉动的,所以当时叫小报养大报,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刊群建设能极大地拉动我们整体产业的提升。

 

那么同志们一定会问,为什么要搞刊群,为什么要推动集约化,我认为是三条。

 

第一条:形势所逼。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为了深化落实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我们报刊会提出一个口号,过去的四十年,我们中国报刊业有效的解决了中国报刊从小到大、从少到多的问题,四十年前中国的报纸186种,中国的期刊930种,我们四十年后两千个报一万个刊,解决了从小到大、从少到多。那么当前到今后的一个根本任务是要解决从多到优、从优到强的问题,那么解决从多到优、从优到强的问题靠什么?一定要靠精品。

 

那么,什么是精品,我们有多少精品,我们需要认真的反思和思考了。首先说我们有多少精品,有人说核心期刊是精品,不假,确确实实是精品。但是我们算一算,社科类的四个机构,南大、北大、武大、社科院的核心期刊加起来,一共全部收录的是370种,而我国社会学术期刊是2676种,它占到13.8%。那么中科院和中信所的CSCD和CSTPCD,就是引文数据库和引文报告,被这两大库收进来的中文核心期刊一共是1300种,那大概重合的应该是1500种左右,但是我国的科技期刊一共是5027种,它占比达到29.8%。我们想这么大一个国家2000种报,10000种刊,我们核心期刊占到整个期刊的,社科期刊占到了13.8%,科技期刊占到了29.8%,从结构优化的这个角度来看应该不低吧,我们占到10%到20%,甚至到30%的比例作为精品,应当不低吧。

 

但是大家深入想一想,这些核心期刊它并不是需求拉动的。被引频次、下载量、载文量、影响因子、知识付费,特别是知识付费,有多少人是自己花钱买,并不是需求拉动的,而是供给拉动的。什么供给呢,巨大的论文市场,刚性的论文发表,这个刚性需求在支撑着中国论文期刊的发展。中国每年大概生产成450万篇硕博士论文,能够发表的一共120万篇,接近2/3发表不出来,因此产生了巨大的刚需,那就是论文发表,是这样一个东西支撑着中国期刊的发展。

 

如果用需求来拉动这样一个角度来看,用高被引频次、高影响因子,特别是知识付费来衡量,那么这个收入额到底有多少?我们有同事算了算,大概也就2%左右能够算的上。那么有人肯定会说百强是精品,当然,百强一定是精品,100家社科期刊,100家科技期刊一定是精品。但是百强占多少,2%。还有人说SCI刊是精品,不假,它一定是精品,还有人说Q1那是精品中的精品,当然,Q1刊一定是精品中的精品,但是多少呢?2017年SCI刊,这个我们国家179,但是美国多少呢?美国是2962种,我们只排到第七,日本都排到第五,我们才排到第七。但是别忘了,中国占到全世界科技论文产出的14%,但是我们的Q1刊只排到第七。因此,要大力发展我们的精品建设,这是形势逼的。

 

第二:对手逼的。对手是谁呢?国际一流的跨国出版集团。我们中国巨大的论文市场已经变成国际所有的出版巨头的围猎场,我们前段到几个大学去做了个走访,在各大学的尤其理工科大学的招待所里面,宾馆里面,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文化公司、传播公司,各式各样的工作室,推开门一问基本都是收论文的,催生了一个利益链在里面。所以全世界几乎所有的科技出版巨头全来了。

 

我们中国的期刊跟世界一流的期刊在同场竞技,在PK,那我们的对手是什么模样呢?爱思唯尔、斯普林格都知道。前段BIBF,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我参加的中途和思考普斯的一个论坛,见到了爱思唯尔大中华区的总裁叫林国起,我们俩在一起有一个交流。他给我介绍,爱思唯尔2015年在全球所有活跃研究者当中,有四分之一的人向爱思唯尔期刊投稿,全世界四分之一的活跃研究者向爱思唯尔投稿,我们可以想想那有多少优质稿源。每月有1400万人在使用爱思唯尔的平台,2016年爱思唯尔平台的全文下载量9亿,相当于每秒29篇,爱思唯尔旗下一共有2万名编辑,7.2万名编委,82万审稿专家,全球有两万五千二十家学术机构和政府机构在使用爱思唯尔产品,从2000年开始一共有164位诺贝尔科学奖和经济学奖的获得者,有163位向爱思唯尔投稿。全世界诺贝尔科学奖和经济学奖一共有164位,那就有有163位向爱思唯尔投稿,这就叫影响力。

 

因此我们和这样的对手同场竞技,我们只有做大做强,只有报团取暖,只有团结起来力量大,所谓单丝不成线。兄弟齐心、其利断金,那就是要把它做强。

 

第三,被自己逼的,是自我革命。1917年我是编委,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里面有这么一组数字,中国科技期刊一共是5020种,但是分布在4381家出版单位,5000的刊分布在4000多个出版单位,其中仅出版一本期刊的有4205家,占期刊出版单位总数的95.98%,平均1个出版单位仅出版1.15本期刊。所以我们说小散弱散就散在这里。我们基本上是一个出版单位在出版一本期刊,集约不集约?肯定不集约,因此刊群建设的目的,那就是合纵连横、强强联合、以强带弱、变弱为强,这就是总局这么多年来大力推广刊群建设的本质所在、目的所在。

 

我还想说另外一个观点,刚刚讲到了刊群建设并不是政府推的,不是总局推的,不是新闻报刊司推的,是大家自发的。为什么大家会自发起来建设期刊集群呢,有一个非常强的动力基础,大家意识到只有团结起来,大家共建共强,才能做强做大。

 

我举个例子,为什么大家会自发起来,2015年1月15号,中国文学期刊联盟成立,当时全国大约有120家文学期刊来到北京参加这个聚会。那么当天上午的早上是雾霾,几乎伸手不见五指,但是在礼堂里面黑压压坐着一大片人,都是文学期刊的主编、社长。我们都知道文学期刊在期刊界中是日子最不好过的,中国报刊业的行业拐点出现在2012年,但中国文学期刊出现更早,发生在2008年的拐点,总量一直往下掉,真正冬天的寒风首先吹在文学期刊的脸上的。我看到这样我深受感动,当时大型文学期刊《十月》杂志的总编,孔令艳,她有一个演讲,讲完大家泪流满面,她说我们期刊的发行量在一天一天的往下掉,但是读者投向我们致敬的目光一次都没有减少。一份坚守,因此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的推动下,在我们报刊司的推动下,组建了中国文学期刊联盟,100多家中国文学期刊抱团取暖,集体讲好中国故事,同时将原创文学创作全面嵌入产业链,影视、文创等等来推动发展。自发产生的,有内升动力。

 

比较起2年前,我们搞报业集团,我当时到新民文汇报业集团搞调研,那是个集团试点,新民、文汇两家都和我们讲,我们不愿意成立集团,新民与文汇两种不同的报纸,时间不一样,队伍不一样,机构都不一样,怎么能合到一起去呢?问题是合到一起去谁的名字放前面,谁的名字放后面,是新民文汇还是文汇新民,谁都不服,新民文汇报业集团,文汇不服,文汇新民报业集团,新民不服,生生就捆绑在一起,搞了个报业集团。现在回想起来就是行政捆绑式,翻牌公司。

 

我们到光明日报调研,推这工作,光明日报的班子们跟我讲,说我们这个叫报业集团还是叫报业集团公司呀?说不清楚,这个集团的管委会和报纸的编委会是什么关系呀,说不清楚。所以说那个时候是在定位比较模糊的情况下,为了提高产业的集中度,提高国际竞争优势,用这样的一种行政力量和体制力量来打造的一批报刊集团。现在时代向前发展,更需要我们通过考验,这种自发的、内升的来建设刊群。我认为这是我们期刊建设和集团化发展的最终的动力所在,也是它发展和建设的基础。

 

今天上午时间有限,只能简单的给大家介绍这样一种情况。我想咱们这次论坛也很重要,都是处在一线的主编、总编、社长,我在想在数字化问题上、集约化建设问题上,我们这些坐办公室的是学生,在座的各位是老师,因为你们在一线,或者说我们大家都是学生,而实践是老师,我们面临的这个市场实在瞬息万变,使我们应接不暇,因此需要我们有这样的一个预设、意识、思考,来推动我们期刊有更好的高质量的发展,我就讲这么多,讲的不到之处,望大家批评指正。

 

文章来源

本文收录自李军在2018年中国期刊交易博览会、刊务创新能力建设培训班上的现场讲话,供业界同仁交流学习使用。

新闻详情

中宣部传媒监管局局长李军在刊务创新能力建设培训班上的讲话

2019.03.22

 

2019-03-22 媒体关注

 

2018年9月11日,由中国期刊协会医药卫生期刊分会主办,中文集团承办的2018年报刊业务管理人员创新能力建设培训班暨期刊数字化与融合出版发展研讨会在武汉召开,中宣部传媒监管局李军局长在研讨会上演讲,分享观点,与业界同仁进行交流,共同进步。

 

数字化是历史的必然

很高兴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报刊的数字化与融合出版的建设问题。我觉得在刊博会前期呀,我们举办这个班来共同研讨我们当前期刊出版及图书需要思考的一些问题很有意义。刚才在台下和林琳同志聊天的时候了解到还有一个重要的议程是要颁奖——咱们医药卫生系统的最美期刊。我们知道期刊协会有一个中国最美期刊奖将在后天下午颁发,后来我了解到咱们医药卫生领域也有一个最美期刊奖,这是我没想到的,我觉得非常有意义,我把它形象地称为那是大摆花,这是小摆花,所以我很荣幸能参加这次颁奖的活动。

 

期刊数字化的问题的确是当前期刊发展,特别是科技期刊发展的重要问题。我先说说数字化问题,我们都知道党的十九大提出高质量发展,对于期刊而言,特别是对于科技期刊而言,我认为没有数字化就没有高质量。现在中国的网民8亿,其中手机网民是7.88亿,就接近8个亿了。我们都想一下这8个亿是什么概念,极度贫穷人口除外,失去行为能力的人口除外,儿童除外,文盲除外,基本上会识字的人,人手一部手机,96%的人是要在手机上获取信息的,所以数字化是历史的必然,历史的潮流滚滚向前。

 

对爱思唯尔理念的思考

那么在历史的浪潮下,开放获取、OA出版,在这个新的情境下将来中国的期刊是什么模样,谁都不敢讲。我们都知道报纸报纸,有报就有纸,未来不见得,有朝一日可能纸就没有了,或者纸变成介质之一,但报纸不应该这样。因为人类获取信息,特别是获取真实信息的这种本能在里面。

 

那么期刊呢?可能有朝一日期刊就没了,真的,将来的未来,在数字化的浪潮下,开放获取、OA出版,以后的期刊真的是按期按卷出版吗?很难讲,所以有可能这个期刊的期就没有了,但刊会存在,因为人类的知识要承载、要传播。但是问题是刊在什么地方,刊在纸上还是刊在网上,还是刊在手机上?因此,我们整个业态都面临调整,所以我讲没有数字化就没有高质量。

 

前天下午我参加了香山论坛,是由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协等几个单位联合发起的香山论坛,是小范围的闭门会。爱思唯尔的同事给我们介绍爱思唯尔的理念,爱思唯尔的代表参加香山论坛22届,他跟我讲22届之前讨论的问题是中国期刊怎么样创办一流期刊,怎么样创办精品期刊,22年之后仍然还是讨论我们中国精品不够,一流不够。

 

但是爱思唯尔、斯普林格已经不再讨论我们创办什么一流期刊、精品期刊这个问题了,而是我怎么样创新服务,期刊怎样做为一个知识型平台创新服务。爱思唯尔同志跟我们讲,在兰州的期刊科技论坛上,爱思唯尔的大中华区总裁讲了爱思唯尔目前的思考,他们把全世界科学家的活跃创新做了一个分析,把他们的知识流动做了个知识流,那么在整个知识流每一个节点上,爱思唯尔怎么提供服务,怎么提供优质的服务、便捷的服务,一对一的个性化的服务,这是爱思唯尔讨论的问题。因为他们知道只有把这个服务做好,科学家才有可能买他们的数据,买他们的产品,买他们的服务,这样刊的发展就退而求其次,是这样一个理念。所以我觉得数字化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

 

期刊集约化发展道路的三种形式

如果说数字化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那么没有数字化就没有集约化。集约化发展呢,我们大概捋了捋,当前我们科技期刊在探索集约化发展的道路上主要有这几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以规模化的出版企业为载体,推动集约化发展。我们都知道,中国科技出版传媒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出版社的,他们通过集团化配置的资源,企业化运作的方式,来整合期刊出版资源。从目前主办科技期刊来说他是最多的,298家左右。298家当中有45种被SCI收录,其中有51种被EI收录。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字头的138种,也是通过办刊、管理、模式、编排、经营、统一,打造了中华品牌;另外还有高等教育出版社,是42种,既有英文刊,又有中文刊,既有科技刊,又有社会刊,也是成为我们国家目前学科覆盖比较广泛的中英文的刊群之一。另外有清华大学出版社、卓众出版集团公司等,这是第一种模式,以规模化的出版企业为载体。

 

第二种模式呢,是以相近相同的学科为纽带,推动集约化发展。比如中国极光,他作为牵头单位,组建中国光学期刊联盟,加盟的期刊大概五十多种,并建立在线评选平台——中国光学期刊网,成为中国国内专业期刊集群的领跑者。上海大学期刊社,是以百强期刊《社会》这个杂志为核心,在全国的社会学期刊中建设了中国社会学专业期刊联盟,向期刊专业化、出版数字化、经营集约化、评价标准化、传播国际化,互动社区化的方向来努力。另外还有中国航天类的期刊,打造中国航天类的平台。这是第二种模式,就是以专业分工为纽带。

 

那么,第三种模式是隶属关系,以主管单位或以地域管理部门为依托,那么进行集约化建设。比如中科院,中科院的多模式集中办刊,整合他院所的期刊。那么另外还有我们都知道的浙江大学期刊群、重庆大学学术期刊群等,那么这些都是以相同相近的主管单位或者地域管理部门为依托,推动集约化建设。

 

三种模式,一种是以规模化的出版企业为载体,一种是以相近相同的学科、专业分工为纽带,第三种就是以相同相近的主管单位或以地域管理部门为依托。那么大家一定要想我们这一次集约化和上世纪90年代推动的报刊集团有什么不同?

 

我认为有两点不同,上世纪90年代为了做大做强中国报刊业,大力推动集团建设,产生了一批大的报团和刊团,但报业集团化和刊业集团化主要以资本为纽带,甚至有一部分它并不是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模式,而是行政捆绑的模式,而我们现在的刊群建设主要是以专业分工为纽带,相同或相近的期刊为纽带。

 

那么第二点不同就是上世纪90年代报刊集团的建设主要是做大做强报刊业产业,提高产业的集中度,而我们这次刊群主要是提高影响力,奔着这样一个目的。另外一个思考,我们此次推动刊群建设的一个很重要的动力基础,就是以自愿为前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整个中国的体系建设、集约化建设,并不是总局推动的,并不是政府推动的,而是我们行业自发组建起来的,因为它有非常直接的动力基础。这三种形式造成这样一种现象,我们行业把它称之为刊群现象。

 

推动刊群建设的原因研究

我们都知道上世纪九十年代,20年前,由当时新闻出版署推动了都市报现象。我们现在回想起来,中国的都市报发展在上世纪90年代,整体拉伸了中国报业的发展。

 

1996年,我那时还当处长,我和昨天讲课的董毅敏我们在一个处。当时96年报纸业的平均利润率在有色金属之下,在烟草业之上,那么谁拉动的呢?都市报拉动的,所以当时叫小报养大报,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刊群建设能极大地拉动我们整体产业的提升。

 

那么同志们一定会问,为什么要搞刊群,为什么要推动集约化,我认为是三条。

 

第一条:形势所逼。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为了深化落实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我们报刊会提出一个口号,过去的四十年,我们中国报刊业有效的解决了中国报刊从小到大、从少到多的问题,四十年前中国的报纸186种,中国的期刊930种,我们四十年后两千个报一万个刊,解决了从小到大、从少到多。那么当前到今后的一个根本任务是要解决从多到优、从优到强的问题,那么解决从多到优、从优到强的问题靠什么?一定要靠精品。

 

那么,什么是精品,我们有多少精品,我们需要认真的反思和思考了。首先说我们有多少精品,有人说核心期刊是精品,不假,确确实实是精品。但是我们算一算,社科类的四个机构,南大、北大、武大、社科院的核心期刊加起来,一共全部收录的是370种,而我国社会学术期刊是2676种,它占到13.8%。那么中科院和中信所的CSCD和CSTPCD,就是引文数据库和引文报告,被这两大库收进来的中文核心期刊一共是1300种,那大概重合的应该是1500种左右,但是我国的科技期刊一共是5027种,它占比达到29.8%。我们想这么大一个国家2000种报,10000种刊,我们核心期刊占到整个期刊的,社科期刊占到了13.8%,科技期刊占到了29.8%,从结构优化的这个角度来看应该不低吧,我们占到10%到20%,甚至到30%的比例作为精品,应当不低吧。

 

但是大家深入想一想,这些核心期刊它并不是需求拉动的。被引频次、下载量、载文量、影响因子、知识付费,特别是知识付费,有多少人是自己花钱买,并不是需求拉动的,而是供给拉动的。什么供给呢,巨大的论文市场,刚性的论文发表,这个刚性需求在支撑着中国论文期刊的发展。中国每年大概生产成450万篇硕博士论文,能够发表的一共120万篇,接近2/3发表不出来,因此产生了巨大的刚需,那就是论文发表,是这样一个东西支撑着中国期刊的发展。

 

如果用需求来拉动这样一个角度来看,用高被引频次、高影响因子,特别是知识付费来衡量,那么这个收入额到底有多少?我们有同事算了算,大概也就2%左右能够算的上。那么有人肯定会说百强是精品,当然,百强一定是精品,100家社科期刊,100家科技期刊一定是精品。但是百强占多少,2%。还有人说SCI刊是精品,不假,它一定是精品,还有人说Q1那是精品中的精品,当然,Q1刊一定是精品中的精品,但是多少呢?2017年SCI刊,这个我们国家179,但是美国多少呢?美国是2962种,我们只排到第七,日本都排到第五,我们才排到第七。但是别忘了,中国占到全世界科技论文产出的14%,但是我们的Q1刊只排到第七。因此,要大力发展我们的精品建设,这是形势逼的。

 

第二:对手逼的。对手是谁呢?国际一流的跨国出版集团。我们中国巨大的论文市场已经变成国际所有的出版巨头的围猎场,我们前段到几个大学去做了个走访,在各大学的尤其理工科大学的招待所里面,宾馆里面,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文化公司、传播公司,各式各样的工作室,推开门一问基本都是收论文的,催生了一个利益链在里面。所以全世界几乎所有的科技出版巨头全来了。

 

我们中国的期刊跟世界一流的期刊在同场竞技,在PK,那我们的对手是什么模样呢?爱思唯尔、斯普林格都知道。前段BIBF,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我参加的中途和思考普斯的一个论坛,见到了爱思唯尔大中华区的总裁叫林国起,我们俩在一起有一个交流。他给我介绍,爱思唯尔2015年在全球所有活跃研究者当中,有四分之一的人向爱思唯尔期刊投稿,全世界四分之一的活跃研究者向爱思唯尔投稿,我们可以想想那有多少优质稿源。每月有1400万人在使用爱思唯尔的平台,2016年爱思唯尔平台的全文下载量9亿,相当于每秒29篇,爱思唯尔旗下一共有2万名编辑,7.2万名编委,82万审稿专家,全球有两万五千二十家学术机构和政府机构在使用爱思唯尔产品,从2000年开始一共有164位诺贝尔科学奖和经济学奖的获得者,有163位向爱思唯尔投稿。全世界诺贝尔科学奖和经济学奖一共有164位,那就有有163位向爱思唯尔投稿,这就叫影响力。

 

因此我们和这样的对手同场竞技,我们只有做大做强,只有报团取暖,只有团结起来力量大,所谓单丝不成线。兄弟齐心、其利断金,那就是要把它做强。

 

第三,被自己逼的,是自我革命。1917年我是编委,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里面有这么一组数字,中国科技期刊一共是5020种,但是分布在4381家出版单位,5000的刊分布在4000多个出版单位,其中仅出版一本期刊的有4205家,占期刊出版单位总数的95.98%,平均1个出版单位仅出版1.15本期刊。所以我们说小散弱散就散在这里。我们基本上是一个出版单位在出版一本期刊,集约不集约?肯定不集约,因此刊群建设的目的,那就是合纵连横、强强联合、以强带弱、变弱为强,这就是总局这么多年来大力推广刊群建设的本质所在、目的所在。

 

我还想说另外一个观点,刚刚讲到了刊群建设并不是政府推的,不是总局推的,不是新闻报刊司推的,是大家自发的。为什么大家会自发起来建设期刊集群呢,有一个非常强的动力基础,大家意识到只有团结起来,大家共建共强,才能做强做大。

 

我举个例子,为什么大家会自发起来,2015年1月15号,中国文学期刊联盟成立,当时全国大约有120家文学期刊来到北京参加这个聚会。那么当天上午的早上是雾霾,几乎伸手不见五指,但是在礼堂里面黑压压坐着一大片人,都是文学期刊的主编、社长。我们都知道文学期刊在期刊界中是日子最不好过的,中国报刊业的行业拐点出现在2012年,但中国文学期刊出现更早,发生在2008年的拐点,总量一直往下掉,真正冬天的寒风首先吹在文学期刊的脸上的。我看到这样我深受感动,当时大型文学期刊《十月》杂志的总编,孔令艳,她有一个演讲,讲完大家泪流满面,她说我们期刊的发行量在一天一天的往下掉,但是读者投向我们致敬的目光一次都没有减少。一份坚守,因此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的推动下,在我们报刊司的推动下,组建了中国文学期刊联盟,100多家中国文学期刊抱团取暖,集体讲好中国故事,同时将原创文学创作全面嵌入产业链,影视、文创等等来推动发展。自发产生的,有内升动力。

 

比较起2年前,我们搞报业集团,我当时到新民文汇报业集团搞调研,那是个集团试点,新民、文汇两家都和我们讲,我们不愿意成立集团,新民与文汇两种不同的报纸,时间不一样,队伍不一样,机构都不一样,怎么能合到一起去呢?问题是合到一起去谁的名字放前面,谁的名字放后面,是新民文汇还是文汇新民,谁都不服,新民文汇报业集团,文汇不服,文汇新民报业集团,新民不服,生生就捆绑在一起,搞了个报业集团。现在回想起来就是行政捆绑式,翻牌公司。

 

我们到光明日报调研,推这工作,光明日报的班子们跟我讲,说我们这个叫报业集团还是叫报业集团公司呀?说不清楚,这个集团的管委会和报纸的编委会是什么关系呀,说不清楚。所以说那个时候是在定位比较模糊的情况下,为了提高产业的集中度,提高国际竞争优势,用这样的一种行政力量和体制力量来打造的一批报刊集团。现在时代向前发展,更需要我们通过考验,这种自发的、内升的来建设刊群。我认为这是我们期刊建设和集团化发展的最终的动力所在,也是它发展和建设的基础。

 

今天上午时间有限,只能简单的给大家介绍这样一种情况。我想咱们这次论坛也很重要,都是处在一线的主编、总编、社长,我在想在数字化问题上、集约化建设问题上,我们这些坐办公室的是学生,在座的各位是老师,因为你们在一线,或者说我们大家都是学生,而实践是老师,我们面临的这个市场实在瞬息万变,使我们应接不暇,因此需要我们有这样的一个预设、意识、思考,来推动我们期刊有更好的高质量的发展,我就讲这么多,讲的不到之处,望大家批评指正。

 

文章来源

本文收录自李军在2018年中国期刊交易博览会、刊务创新能力建设培训班上的现场讲话,供业界同仁交流学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