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详情
2020.12.17
2020-12-18来源:教育部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教育部人事司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1.请简要介绍《意见》出台的背景和主要考虑。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多次就人才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推动人才“帽子”、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本质;要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改进人才评价机制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高校是人才聚集的高地。近年来,教育系统以实施人才计划为牵引,吸引和集聚了大批高层次优秀人才,带动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由于人才评价制度还不够合理,体制机制还不完善,改革举措落实还不到位,“唯帽子”的问题依然存在,亟需通过完善制度予以克服。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其中专门对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作出规定,为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提供了重要指南。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化高校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落实《总体方案》要求,教育部在广泛调研、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组织力量研究起草了《意见》,并作为《总体方案》配套文件印发。《意见》着眼于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着眼于“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工作方略,抓住人才评价改革的关键点,聚焦“唯帽子”问题,引导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人才称号,提升现代教育治理能力。
主要考虑是:一要坚持正本清源,把解决“知”与“行”的问题贯穿始终。针对“唯帽子”问题,既从认识层面强调应该“怎么看”,又从实践层面强调应该“怎么办”,树立人才发展的正确导向。二要坚持固本培元,把加强制度的系统设计与规范执行贯穿始终。认真总结“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重大人才计划实施以及高校人才评价改革中的经验做法,固化形成制度性举措,淡化“帽子”、破除功利、突出职责、强化责任,推动人才计划回归初心和本位,充分发挥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牵引作用。三要坚持敦本务实,把“先立后破、破立结合”的理念贯穿始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加快人才发展、释放人才活力为根本,针对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和人才等不同主体,不仅列出负面清单,也强化正向引导,通过一系列可落实的举措,努力营造勇担使命、潜心研究、淡泊名利、追求卓越的良好氛围。四要坚持标本兼治,把“当下改”和“长久立”的要求贯穿始终。既针对当前,明令禁止各种“唯帽子”行为,解决治标问题,又立足长远,结合“三评”改革要求作出制度性安排,建立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人才评价指挥棒问题。
2.《意见》强调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具体如何理解?
答: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首先要解决应该“怎么看”的问题。为此,《意见》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回答,树立人才发展的正确导向。
一是强调人才称号是对人才阶段性学术成就、贡献和影响力的充分肯定,不是给人才贴上“永久牌”标签,也不是划分人才等级的标准,获得者不享有学术特权。同时,阐明授予和使用人才称号的目的是赋予人才荣誉、使命和责任,为广大人才树立成长标杆,激励和引导人才强化使命担当。二是从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的角度,强调要平等看待各类人才,不将高层次人才等同于人才称号获得者,不把人才称号作为评价人才、配置学术资源的唯一依据,不单纯以人才称号获得者数量评价人才队伍建设成效。三是从高校人才称号获得者的角度,强调第一身份是教师,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自主创新和自立自强,实现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和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强化价值引领,坚守精神追求,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努力成为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典范。
3.《意见》提出推进人才计划改革,应该如何准确把握改革的目标和举措?
答:《意见》提出推进人才计划改革,目标就是强化人才计划的战略性、系统性、基础性建设,实现人才计划实施的重心转移,激励和引导优秀人才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履行特定岗位职责、作出创新性贡献。具体包括4个方面的举措。一是精简教育领域各类人才计划,对原有人才计划进行优化整合。二是强调在相同层次人才计划实施中,高校要避免重复推荐人选,同一人才在计划支持期内只能获得一项。三是要求认真检视正在实施的人才计划,明确定位,完善制度,依法管理。四是提出对人才计划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实施成效不佳、重复支持、没有实质性支持举措的要及时终止。
4.在规范人才称号获得者岗位管理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答:为强化高校人才称号获得者的责任与使命,引领广大人才立足岗位、履职尽责、承担任务、发挥作用,《意见》从加强岗位管理的角度对高校提出要求。一是加强对人才称号获得者的合同管理,建立健全中期履职报告、聘期考核制度和重要事项报告制度。二是提出要健全兼职兼薪管理制度,加大对人才“双聘”“多聘”情况的监管力度。三是完善人才称号退出机制,实现人才计划能进能出。四是强化支持期概念,提出对支持期已结束的,原则上不再使用相应人才称号,确需使用的要标注支持期。
5.对高校人才招聘和引进中过于看重人才称号的倾向,《意见》提出了哪些举措予以扭转?
答:为规范高校人才招聘和引进工作,《意见》提出了5个方面的具体举措。一是要求高校精准提出人才招聘和引进岗位需求,不将人才称号作为硬性指标,不针对人才称号获得者发布“明码标价”的招聘广告。二是提出要统筹用好国内外人才资源,不将国(境)外学习或工作经历作为人才招聘引进的限制性条件。三是强调严格依照法律政策规定和合同约定招揽和引进人才,不得招揽在支持期内的高层次人才,禁止采取“不要人事档案、不要流动手续”或另建人事档案的违规做法招揽和引进全职人才。同时明确人才成果归属问题,要求严格按照署名单位认定、不随人走。四是强调发达地区不得片面通过高薪酬高待遇竞价抢挖人才,特别是从中西部、东北地区挖人才;要合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建立高层次人才流动的前期培养投入补偿机制。五是鼓励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人才称号获得者与学校签订长期服务合同,为实施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贡献力量。
6.《意见》强调要培养支持各类人才发展,主要有哪些举措?
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为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营造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良好氛围,《意见》提出一系列培养支持各类人才的举措。一是坚持分类施策。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人才提供应有的支持,搭建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需求的发展平台。二是结合高校实际。强调要统筹考虑人才称号获得者和其他高层次人才,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人才培养和支持体系。对在支持期内的人才称号获得者,按照政策和合同约定落实配套的条件保障;对其他人才,健全针对性、普惠性支持措施。三是重视青年人才。强调要加大对青年优秀人才发现、培养、使用力度,提供长期稳定、丰富多元的支持。
7.《意见》出台后,在涉及高校的各类评估评价评审中,应当如何看待和使用“帽子”?
答:人才评价是影响人才发展的指挥棒。《意见》着眼于改进“三评”工作,提出一系列改革举措,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打造有利于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创造的生态系统。一是在教学评估和学科评估方面,提出要坚持对师资队伍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不将人才称号和数量作为评价的直接依据,减少评价结果与学术资源配置直接挂钩。二是在人才评价、职称评聘方面,提出要把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放在首位,突出教育教学成效,强调科学设置评价指标和考核周期,优化评价标准和方式,合理运用综合评价、分类评价、代表性成果评价、同行评价等方式科学开展评价。三是在各类学科基地评估、学位点申报、项目评审、评奖评优方面,提出要建立与其特点相适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得将是否获得人才称号或人才称号获得者数量作为限制性条件或评价的重要内容,有关申报书中不设置填写人才称号相关栏目。
8.如何正确理解和落实“不将人才称号与薪酬待遇等物质利益简单挂钩”的要求?
答:在人才激励方面,仅仅依靠“帽子”定薪酬待遇,会导致人才争“帽子”、拼“头衔”,无法潜心研究,安心育人,同样也会影响一部分无“帽子”人才创新创造的积极性。为此,《意见》提出要树立正确的收入分配导向,要求高校坚持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原则,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精神和物质激励结合、岗位职责和收入水平匹配,根据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合理确定收入水平,不将人才称号与薪酬待遇等物质利益简单挂钩。同时,强调要统筹好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的收入分配水平,切实解决有无“帽子”人才收入差距过大、外引内培人才待遇不平衡等问题。
9.对下一步贯彻落实《意见》有何考虑?
答: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人才称号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需要有关方面共同努力、协同推进。《意见》强调,各地各部门各校要深入查找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详细整改方案,逐项抓好落实。要严格对照《意见》要求,抓紧修订完善有关制度文件,建立长效机制。此外,从3个方面对贯彻落实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一是净化外部环境。要求舆论引导要注重宣传人才的业绩贡献,不发布关于人才称号的名单、统计、排行,不引用和宣传相关报告和排行,为人才称号热降温。二是加强使用监督。要求高校定期开展自评自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监督指导,推动各项举措落实落地,对违规行为及时纠偏纠错。三是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要求高校党委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对人才的全面把关,强化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加强对人才的联系服务和关心支持。
2020-12-18来源:教育部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教育部人事司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1.请简要介绍《意见》出台的背景和主要考虑。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多次就人才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推动人才“帽子”、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本质;要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改进人才评价机制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高校是人才聚集的高地。近年来,教育系统以实施人才计划为牵引,吸引和集聚了大批高层次优秀人才,带动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由于人才评价制度还不够合理,体制机制还不完善,改革举措落实还不到位,“唯帽子”的问题依然存在,亟需通过完善制度予以克服。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其中专门对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作出规定,为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提供了重要指南。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化高校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落实《总体方案》要求,教育部在广泛调研、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组织力量研究起草了《意见》,并作为《总体方案》配套文件印发。《意见》着眼于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着眼于“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工作方略,抓住人才评价改革的关键点,聚焦“唯帽子”问题,引导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人才称号,提升现代教育治理能力。
主要考虑是:一要坚持正本清源,把解决“知”与“行”的问题贯穿始终。针对“唯帽子”问题,既从认识层面强调应该“怎么看”,又从实践层面强调应该“怎么办”,树立人才发展的正确导向。二要坚持固本培元,把加强制度的系统设计与规范执行贯穿始终。认真总结“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重大人才计划实施以及高校人才评价改革中的经验做法,固化形成制度性举措,淡化“帽子”、破除功利、突出职责、强化责任,推动人才计划回归初心和本位,充分发挥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牵引作用。三要坚持敦本务实,把“先立后破、破立结合”的理念贯穿始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加快人才发展、释放人才活力为根本,针对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和人才等不同主体,不仅列出负面清单,也强化正向引导,通过一系列可落实的举措,努力营造勇担使命、潜心研究、淡泊名利、追求卓越的良好氛围。四要坚持标本兼治,把“当下改”和“长久立”的要求贯穿始终。既针对当前,明令禁止各种“唯帽子”行为,解决治标问题,又立足长远,结合“三评”改革要求作出制度性安排,建立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人才评价指挥棒问题。
2.《意见》强调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具体如何理解?
答: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首先要解决应该“怎么看”的问题。为此,《意见》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回答,树立人才发展的正确导向。
一是强调人才称号是对人才阶段性学术成就、贡献和影响力的充分肯定,不是给人才贴上“永久牌”标签,也不是划分人才等级的标准,获得者不享有学术特权。同时,阐明授予和使用人才称号的目的是赋予人才荣誉、使命和责任,为广大人才树立成长标杆,激励和引导人才强化使命担当。二是从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的角度,强调要平等看待各类人才,不将高层次人才等同于人才称号获得者,不把人才称号作为评价人才、配置学术资源的唯一依据,不单纯以人才称号获得者数量评价人才队伍建设成效。三是从高校人才称号获得者的角度,强调第一身份是教师,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自主创新和自立自强,实现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和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强化价值引领,坚守精神追求,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努力成为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典范。
3.《意见》提出推进人才计划改革,应该如何准确把握改革的目标和举措?
答:《意见》提出推进人才计划改革,目标就是强化人才计划的战略性、系统性、基础性建设,实现人才计划实施的重心转移,激励和引导优秀人才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履行特定岗位职责、作出创新性贡献。具体包括4个方面的举措。一是精简教育领域各类人才计划,对原有人才计划进行优化整合。二是强调在相同层次人才计划实施中,高校要避免重复推荐人选,同一人才在计划支持期内只能获得一项。三是要求认真检视正在实施的人才计划,明确定位,完善制度,依法管理。四是提出对人才计划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实施成效不佳、重复支持、没有实质性支持举措的要及时终止。
4.在规范人才称号获得者岗位管理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答:为强化高校人才称号获得者的责任与使命,引领广大人才立足岗位、履职尽责、承担任务、发挥作用,《意见》从加强岗位管理的角度对高校提出要求。一是加强对人才称号获得者的合同管理,建立健全中期履职报告、聘期考核制度和重要事项报告制度。二是提出要健全兼职兼薪管理制度,加大对人才“双聘”“多聘”情况的监管力度。三是完善人才称号退出机制,实现人才计划能进能出。四是强化支持期概念,提出对支持期已结束的,原则上不再使用相应人才称号,确需使用的要标注支持期。
5.对高校人才招聘和引进中过于看重人才称号的倾向,《意见》提出了哪些举措予以扭转?
答:为规范高校人才招聘和引进工作,《意见》提出了5个方面的具体举措。一是要求高校精准提出人才招聘和引进岗位需求,不将人才称号作为硬性指标,不针对人才称号获得者发布“明码标价”的招聘广告。二是提出要统筹用好国内外人才资源,不将国(境)外学习或工作经历作为人才招聘引进的限制性条件。三是强调严格依照法律政策规定和合同约定招揽和引进人才,不得招揽在支持期内的高层次人才,禁止采取“不要人事档案、不要流动手续”或另建人事档案的违规做法招揽和引进全职人才。同时明确人才成果归属问题,要求严格按照署名单位认定、不随人走。四是强调发达地区不得片面通过高薪酬高待遇竞价抢挖人才,特别是从中西部、东北地区挖人才;要合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建立高层次人才流动的前期培养投入补偿机制。五是鼓励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人才称号获得者与学校签订长期服务合同,为实施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贡献力量。
6.《意见》强调要培养支持各类人才发展,主要有哪些举措?
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为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营造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良好氛围,《意见》提出一系列培养支持各类人才的举措。一是坚持分类施策。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人才提供应有的支持,搭建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需求的发展平台。二是结合高校实际。强调要统筹考虑人才称号获得者和其他高层次人才,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人才培养和支持体系。对在支持期内的人才称号获得者,按照政策和合同约定落实配套的条件保障;对其他人才,健全针对性、普惠性支持措施。三是重视青年人才。强调要加大对青年优秀人才发现、培养、使用力度,提供长期稳定、丰富多元的支持。
7.《意见》出台后,在涉及高校的各类评估评价评审中,应当如何看待和使用“帽子”?
答:人才评价是影响人才发展的指挥棒。《意见》着眼于改进“三评”工作,提出一系列改革举措,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打造有利于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创造的生态系统。一是在教学评估和学科评估方面,提出要坚持对师资队伍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不将人才称号和数量作为评价的直接依据,减少评价结果与学术资源配置直接挂钩。二是在人才评价、职称评聘方面,提出要把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放在首位,突出教育教学成效,强调科学设置评价指标和考核周期,优化评价标准和方式,合理运用综合评价、分类评价、代表性成果评价、同行评价等方式科学开展评价。三是在各类学科基地评估、学位点申报、项目评审、评奖评优方面,提出要建立与其特点相适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得将是否获得人才称号或人才称号获得者数量作为限制性条件或评价的重要内容,有关申报书中不设置填写人才称号相关栏目。
8.如何正确理解和落实“不将人才称号与薪酬待遇等物质利益简单挂钩”的要求?
答:在人才激励方面,仅仅依靠“帽子”定薪酬待遇,会导致人才争“帽子”、拼“头衔”,无法潜心研究,安心育人,同样也会影响一部分无“帽子”人才创新创造的积极性。为此,《意见》提出要树立正确的收入分配导向,要求高校坚持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原则,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精神和物质激励结合、岗位职责和收入水平匹配,根据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合理确定收入水平,不将人才称号与薪酬待遇等物质利益简单挂钩。同时,强调要统筹好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的收入分配水平,切实解决有无“帽子”人才收入差距过大、外引内培人才待遇不平衡等问题。
9.对下一步贯彻落实《意见》有何考虑?
答: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人才称号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需要有关方面共同努力、协同推进。《意见》强调,各地各部门各校要深入查找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详细整改方案,逐项抓好落实。要严格对照《意见》要求,抓紧修订完善有关制度文件,建立长效机制。此外,从3个方面对贯彻落实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一是净化外部环境。要求舆论引导要注重宣传人才的业绩贡献,不发布关于人才称号的名单、统计、排行,不引用和宣传相关报告和排行,为人才称号热降温。二是加强使用监督。要求高校定期开展自评自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监督指导,推动各项举措落实落地,对违规行为及时纠偏纠错。三是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要求高校党委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对人才的全面把关,强化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加强对人才的联系服务和关心支持。